诗词原文
穷冬杂感
宋·陆游
穷冬物色无多许,不付吾曹更与谁。
雪后园林才半树,风前庭院欲斜晖。
闲愁几许凭阑久,清兴无端入梦飞。
莫道此中无胜事,心期自与俗人违。
作者及朝代
作者: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译文
在这寒冷的深冬,自然界的景色已所剩无几,如果不把这些景致交给像我们这样的人去欣赏,还能与谁共享呢?雪后的园林里,树木只剩下稀疏的几枝,风在庭院中吹拂,夕阳即将西下,我凭栏远眺,心中涌起无限的闲愁,清雅的兴致无端地在梦中飞扬,不要说这冬天里没有美好的事物,只是我的心愿与世俗之人有所不同罢了。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穷冬时节对自然景色的感悟和内心的情感抒发,首联点明主题,即穷冬时节景色稀少,但诗人认为这些景色若不与自己分享,便无人可赏,颔联具体描绘了雪后园林和风中庭院的景象,突出了冬日的萧瑟,颈联转而写诗人的内心感受,闲愁与清兴交织,尾联则表达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怀。
赏析
陆游此诗以穷冬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内心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世俗的超越,诗中“穷冬物色无多许”一句,既是对自然景色的客观描述,也隐含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感慨,而“不付吾曹更与谁”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珍视和与世俗之人的疏离感,颔联的景物描写,既写出了冬日的萧瑟,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寂,颈联的“闲愁”与“清兴”相对,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尾联则点明了诗人的高洁情怀,表达了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力主抗金复国,但屡遭排挤、罢黜,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陆游仕途不顺、生活困顿的时期,在穷冬时节,诗人面对萧瑟的自然景色,不禁触景生情,抒发了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和对世俗的超越,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内心情感,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高洁情怀的坚守,这首诗也反映了陆游在仕途不顺、生活困顿的情况下,依然保持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高洁品质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