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随回雁辞湘水,官许骑驴看华峰。的意思及出处

小编14个月前

诗词原文

游华山

唐·郑谷

身随回雁辞湘水,官许骑驴看华峰。

万仞耸霄那可近,一川平野此从容。

云开日色千峰紫,雨过林阴万壑通。

莫恨归期晚来促,夜来新梦绕仙踪。

作者简介

郑谷,唐代晚期著名诗人,字守愚,袁州宜春(今江西宜春)人,郑谷自幼聪颖好学,文思敏捷,七岁便能作诗,他一生经历了晚唐的动荡与衰落,但其诗作多清新淡雅,风格独特,尤以五律见长,与许棠、任涛等合称“芳林十哲”,郑谷的诗在当时颇受欢迎,甚至得到唐昭宗的赏识,被赐以“锦袍”以示嘉奖,他的诗作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被收入《全唐诗》等文献中。

译文

我随着南归的大雁告别了湘水,有幸得到官职允许,骑着驴子来观赏华山的奇峰,华山万仞高耸入云,似乎难以接近,但在这片平坦的田野上,我得以从容地欣赏它的壮丽,云开日出,千峰在阳光下呈现出紫色,雨过天晴,树林的阴影使得万壑相通,不要怨恨归期来得太晚太急促,因为夜晚我又在梦中回到了那仙境般的华山。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郑谷游览华山的所见所感,首联点明游山的缘起,即随雁南归途中得官许游山;颔联写华山高耸入云,难以接近,但诗人在此地却得以从容观赏;颈联描绘云开日出、雨过天晴时华山的壮丽景色;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华山美景的留恋与不舍,即使归期已近,梦中仍萦绕着华山的仙境。

赏析

这首诗以游华为主线,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华山的壮丽景色和诗人的游山之乐,诗中“身随回雁辞湘水”一句,既点明了游山的缘起,又寓含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官许骑驴看华峰”则透露出诗人得官后的喜悦与轻松心情,颔联和颈联通过对华山景色的描绘,展现了华山的雄伟与秀丽,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与热爱,尾联则以梦境收尾,既表达了诗人对华山美景的留恋与不舍,又增添了诗的意境与韵味。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郑谷在晚唐时期游览华山时所作,当时,郑谷已步入仕途,但仕途并不平坦,他经历了许多波折与挫折,在游览华山的过程中,他被华山的壮丽景色所震撼,心情得到了极大的放松与愉悦,他挥毫泼墨,写下了这首描绘华山美景、抒发游山之乐的佳作,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华山的壮丽景色,也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与热爱,以及他在仕途中的坚韧与乐观精神。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