款门不是才因竹,琢句何妨更有梅。全诗是什么?

生辉24个月前

诗词原文

题李凝幽居

唐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款门不是才因竹,琢句何妨更有梅。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作者简介

贾岛(779年-843年),字浪仙,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唐代著名的苦吟派诗人,与孟郊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五年(810年)冬,至长安,见张籍,次年春,至洛阳,始谒韩愈,以诗深得赏识,后还俗,屡举进士不第,文宗开成二年(837年),贾岛第三次参加进士考试,仍不受录用,贾岛一生穷愁潦倒,官终长江县主簿,世称贾长江,843年11月28日(唐会昌三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卒于普州司仓参军任上。

译文

悠闲地住在这里很少有邻居来打扰,一条长满青草的小路通向荒芜的小园,鸟儿自由地栖息在池边的树上,皎洁的月光下僧人正敲着山门,走过桥去看见原野迷人的景色,云脚在飘动山石也好像在移动,我访友不遇是因为友人爱竹心无旁骛,吟诗作句不妨再添上咏梅的诗意,暂时离去,不久当重来,不负共同归隐的约期。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写友人李凝居所的幽静环境,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真挚情感。“款门不是才因竹,琢句何妨更有梅”两句,意为诗人访友不遇,并非因为友人只爱竹而拒客,而是友人沉浸在创作中;而诗人自己在创作时,也不妨多加入咏梅的诗意,以丰富作品的内涵。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李凝居所的幽静环境,以及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款门不是才因竹,琢句何妨更有梅”两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理解和尊重,也展示了诗人自己对于诗歌创作的态度和追求,诗人认为,创作诗歌应该像友人一样,专注于内心的真实感受,同时也要像梅花一样,具有坚韧不拔、高洁自守的品质,这两句诗不仅富有哲理,也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贾岛在拜访友人李凝时所作,李凝是一位隐居山林、远离尘嚣的诗人,贾岛对李凝的隐逸生活十分向往,因此在拜访李凝时,写下了这首充满诗意的作品,诗中通过对李凝居所环境的描绘,以及对诗人与友人之间情谊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真挚情感,诗中也体现了贾岛作为苦吟派诗人的创作风格和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