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秋日思乡
唐·李中
萸后菊前霜错落,地长家远客凄凉。
登高欲赋相思意,一片飞鸿过远乡。
作者简介
李中,唐代晚期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在晚唐至五代初期,他一生仕途不顺,多漂泊流离,作品多抒发个人情感与思乡之情,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李中的诗作在当时及后世都有一定的影响,但因其生平资料较少,具体事迹多已不可考。
译文
在茱萸花落、菊花盛开之时,霜降时节的气候变得忽冷忽热,家乡距离遥远,身为异乡客的我心中满是凄凉,我登上高处想要吟咏表达我的相思之情,却只见一只孤雁飞向了遥远的故乡。
释义
萸后菊前霜错落:指茱萸花落之后,菊花盛开之前,霜降时节的气候变化无常,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更迭。
地长家远客凄凉:表达了诗人因远离家乡而感到的孤独与凄凉,家乡虽远,但思念之情却日益加深。
登高欲赋相思意:诗人试图通过登高望远来抒发内心的相思之情,寄托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一片飞鸿过远乡:孤雁飞过远方,象征着诗人对家乡的渴望与向往,也增添了诗中的凄凉氛围。
赏析
这首诗以秋日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诗人的内心感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首句“萸后菊前霜错落”既点明了时节,又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基调,次句“地长家远客凄凉”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情感真挚而深沉,后两句“登高欲赋相思意,一片飞鸿过远乡”则通过登高远望与孤雁南飞的意象,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思乡之情,使全诗情感更加饱满,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思乡之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中漂泊异乡、仕途不顺的时期,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诗人身处异乡,远离家乡与亲人,内心充满了孤独与凄凉,秋日的萧瑟景象触动了诗人的思乡之情,于是写下了这首《秋日思乡》,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诗人表达了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与对未来的无限憧憬,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个人的情感经历,也反映了那个时代许多文人士大夫的共同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