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卷当时更谁与,玄英文采被云仍。的解释

风云24个月前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诗卷当时更谁与,玄英文采被云仍”,这两句诗实际上出自清代诗人袁枚的《仿元遗山论诗(三十八首之三十)》,以下是完整的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仿元遗山论诗(三十八首之三十)

清 袁枚

诗卷当时更谁与,玄英文采被云仍。

只今惟有西江水,曾见庾郎吟兴清。

作者及朝代

作者:袁枚

朝代:清代

作者简介

袁枚,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他是清代乾嘉时期代表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和美食家,袁枚倡导“性灵说”,主张诗文创作抒发真情,个性鲜明,反对摹拟和伪饰,他的诗清新隽永,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嘉三大家”。

译文

当时谁的诗作能与玄英(此处可能代指某位有文采的诗人,或泛指文采斐然之人)相比呢?玄英的文采如同云彩般被后人继承,如今只有西江的水,还曾见证过庾信(南北朝时期文学家,字子山,小字兰成)那清新的吟咏兴致。

释义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前人文采的赞美和怀念,首句设问,引出对玄英文采的高度评价;次句用“被云仍”形容其文采被后人广泛传承;后两句则通过“西江水”和“庾郎吟兴”的意象,进一步强调文采的流传和历史的见证。

赏析

袁枚此诗以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对古代文学才华的敬仰和追思,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展现了文采的永恒魅力和历史价值,也体现了诗人对文学传统的尊重和继承,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袁枚在创作这组《仿元遗山论诗》时,正值清代文学繁荣时期,他通过对古代文学家的评价和追忆,表达了自己对文学创作的见解和追求,这组诗不仅是对古代文学的回顾和总结,也是对当时文学创作的指导和启示,在创作这首具体诗歌时,袁枚可能受到了某位或某些古代文学家的启发,从而产生了对文采传承和文学价值的深刻思考。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历史文献的有限性,关于这首诗的具体创作背景和细节可能无法完全还原,但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大致了解袁枚的文学思想和创作风格,以及这首诗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