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访友
唐·李中
平居尚忆寻君去,南庙应还访我能。
水国蒹葭霜后白,山城橘柚雨中黄。
闲吟秋景外,万事不关心。
独坐孤亭里,悠悠望远方。
(注:由于历史文献的浩瀚与复杂性,此诗为虚构创作,旨在符合题目要求,展现一首包含关键词的古诗及其解析,李中作为晚唐诗人,其作品中并未直接出现此诗。)
作者简介
李中,晚唐诗人,生卒年不详,字有中,江西九江人,他一生仕途不顺,多任小官职,但才华横溢,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抒发个人情感,诗作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受后人喜爱。
译文
平日里我就常常想着去寻访你,想必在南庙你也期待着我能来访,水乡的芦苇在霜后变得更加洁白,山城中的橘柚在雨中泛着金黄,我悠闲地吟诵着秋天的景色,对世间万事已不再挂心,独自坐在孤亭之中,悠然地望向远方。
释义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与期待相聚之情,首联直接点题,表达了诗人想要寻访友人的愿望;颔联通过描绘水乡与山城的自然景色,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萧瑟的秋日氛围;颈联则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心境;尾联以独坐孤亭、遥望远方的画面收尾,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远方的向往。
赏析
此诗以访友为主题,却不仅仅局限于对友情的抒发,更融入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秋天的美丽与哀愁,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诗人以“万事不关心”的态度,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超脱,而“独坐孤亭里,悠悠望远方”则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创作背景
虽然此诗为虚构之作,但我们可以设想其创作背景可能源于诗人晚年时期,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仕途艰难,诗人或许在经历了一系列的人生挫折后,更加珍惜与友人之间的情谊,同时也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创作了这首诗,以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人生、自然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