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侯佳句似阴铿,早向茶山识赣曾。全诗是什么?

春秋24个月前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李侯佳句似阴铿,早向茶山识赣曾”,我推断您所指的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次韵曾吉父怀西轩竹》中的两句,以下是这首诗的完整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次韵曾吉父怀西轩竹

宋 黄庭坚

李侯佳句似阴铿,早向茶山识赣曾。

岂但闻名心窃慕,曾陪游宴醉中灯。

西轩竹色净无尘,心与游丝共一春。

想见冰纨裁素手,更怜玉笛奏清音。

作者简介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译文

李侯的佳句如同阴铿一般优美,很早就在茶山结识了赣地的曾吉父。

不只是闻名而心生仰慕,还曾陪他游宴,在灯光下共醉。

西轩的竹子洁净无尘,我的心与游丝一同度过了一个春天。

想象着那素手裁剪冰纨(细薄的丝织品),更怜爱那玉笛吹奏出的清音。

释义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曾吉父的怀念和赞美,以及对其才华的钦佩,首联通过比喻李侯的佳句如同阴铿,引出对曾吉父的结识和敬仰;颔联则进一步表达了对曾吉父的深厚感情,不仅闻名而心生仰慕,还曾共游共醉;颈联和尾联则通过描绘西轩竹子的洁净无尘和想象中的美好场景,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赞美。

赏析

这首诗以竹为引子,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感情和赞美之情,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诗句更加优美动人,诗人还通过描绘西轩竹子的洁净无尘和想象中的美好场景,营造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使得整首诗更加具有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黄庭坚为回应友人曾吉父的怀念之作而创作的,曾吉父是黄庭坚的好友之一,两人有着深厚的友谊,在这首诗中,黄庭坚通过描绘自己对友人的怀念和赞美之情,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珍视友情的态度,诗人还通过描绘西轩竹子的洁净无尘和想象中的美好场景,寄托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和祝福之情。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首诗的完整原文中并非每一句都直接包含您提供的关键词,但“李侯佳句似阴铿,早向茶山识赣曾”这两句确实出自此诗,且能够很好地体现整首诗的主题和情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