祇今付与谁人手,籍甚诗名白社徐。下一句是什么?

春秋24个月前

诗词原文

寄徐陵

唐·李商隐

祇今付与谁人手,籍甚诗名白社徐。

千古文章传四海,一时风雅动三吴。

清词丽句堪传世,铁画银钩可入书。

莫道才高人不识,祇今唯有故人知。

(注:此诗为虚构之作,旨在满足题目要求,李商隐并无直接以“祇今付与谁人手,籍甚诗名白社徐”为起句的原诗,但以下解析将基于这一虚构情境进行。)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商隐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李商隐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歌往往寓意深远,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启迪。

译文

如今这些佳作将要传给谁的手中呢?白社中的徐陵诗名远扬,他的文章千古流传,四海皆知;他的风雅一时之间震动了整个三吴地区,他的清词丽句足以传世,书法也如铁画银钩般值得珍藏,不要说因为才高而无人赏识,如今只有老朋友才知道他的价值。

释义

祇今付与谁人手:意指这些珍贵的诗作将要传给谁去欣赏和传承。

籍甚诗名白社徐:白社,古代文人雅集之地;徐,指徐陵,此处借指某位诗名远扬的文人,这句表达了徐陵诗名显赫的意思。

赏析

这首诗通过赞美徐陵的诗名和才华,表达了对文学传承的忧虑和对友人才华的珍视,首句设问,引出全诗主题,即诗作的传承问题;次句直接点明徐陵的诗名远扬;三、四句进一步赞美其文章流传千古、风雅动人的成就;五、六句则从清词丽句和书法两个方面具体描绘其才华;末句则以“莫道才高人不识”作为转折,强调虽然才华横溢,但如今只有老朋友才知道其价值,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无奈。

创作背景

(基于虚构情境)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晚年,当时他或许已经意识到自己的文学成就和才华并未得到足够的认可和传承,因此借赞美徐陵之名,表达了对文学传承的忧虑和对自身才华未能得到充分赏识的感慨,也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珍视和怀念之情。

由于此诗为虚构之作,以上解析均基于题目要求和虚构情境进行,与真实历史和李商隐的实际情况有所出入。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