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观天象
唐·李商隐
羲和送日何其怯,天女司花不解神。
云气半开新雨霁,月华初上晚风清。
星河欲转千帆舞,玉露初凝万象明。
欲问苍穹何所寄,人间天上共悠悠。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李商隐实际作品中并无此诗,但以下分析将基于虚构内容展开。)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擅长律诗和绝句,尤其以爱情诗和无题诗著称,他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
译文
羲和驾车送日为何显得如此胆怯?天女掌管花卉却不懂得花的神韵,新雨过后云气半开,晚风清凉,月华初上,星河仿佛要转动,千帆在夜空中舞动,玉露初凝,万物在月光下显得明亮,想问苍穹何处是归宿,人间与天上都同样悠远无边。
释义
首联以神话中的羲和送日、天女司花为引子,通过“怯”与“不解神”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现象的微妙感受,颔联描写雨后初晴、月华初上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颈联以星河、千帆、玉露等意象,进一步描绘夜空的壮丽与神秘,尾联则发出对宇宙人生的哲思,表达了人间与天上都同样悠远无边的感慨。
赏析
此诗以神话传说入题,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象的壮丽与神秘,同时寓含了对宇宙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诗人通过“怯”与“不解神”的描绘,也表达了对自然现象的敬畏与好奇,以及对人生归宿的哲思。
创作背景
(虚构)此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晚年时期,当时他经历了仕途的坎坷与人生的起伏,对宇宙人生的思考更加深入,在观赏自然景象时,他触景生情,以神话传说为引子,创作出了这首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佳作,通过描绘自然景象的壮丽与神秘,以及表达对宇宙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人寄托了自己对人生归宿的探寻与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