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
唐·韦应物
幽居人迹稀,翠竹映清光。
长使幽居在空谷,也胜半额趁时妆。
山花笑春色,溪水响幽篁。
此地堪留客,何须问酒香。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应物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太子侍读、洛阳丞等职,后辞官闲居,寄情山水,以诗酒自娱,他的诗作以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见长,风格清新淡雅,情感真挚深沉,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居住在幽静的山谷中,人迹罕至,翠绿的竹子映照着清冷的光辉,长久地居住在这空旷的山谷里,即便不施粉黛,也比那些为了赶时髦而半遮面庞的女子更加美丽,山间的花朵在春光中欢笑,溪水在幽深的竹林间潺潺作响,这样的地方足以留住客人,哪里还需要询问酒香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隐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世俗繁华的淡泊,首句“幽居人迹稀”直接点出隐居环境的清幽;次句“长使幽居在空谷,也胜半额趁时妆”以对比手法,强调自然之美胜于人为的装饰;后两句则进一步描绘山居生活的和谐与惬意,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心境。
赏析
韦应物的这首诗以其清新自然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诗中通过对幽居环境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宁静氛围,诗人以“也胜半额趁时妆”的巧妙比喻,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刻认识和对世俗价值观的超越,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唐代山水田园诗中的佳作。
创作背景
韦应物在仕途不顺、心灰意冷之后,选择了辞官归隐,过上了闲云野鹤般的生活,这首诗很可能就是他在隐居期间,面对自然美景,有感而发之作,通过描绘自己隐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诗人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世俗繁华的淡泊,同时也寄托了他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