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散花天女
唐·陆龟蒙
云韶韵俗停瑶瑟,鸾鹤飞低拂宝炉。
多坐未能空结习,故遭天女散诸天。
作者及朝代
作者:陆龟蒙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陆龟蒙,晚唐文学家、诗人、农学家,字鲁望,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曾任苏州、湖州二郡从事,后隐居松江甫里(今江苏吴县甪直镇),与皮日休齐名,世称“皮陆”,诗歌追求险怪,为晚唐诗风之一,著有《笠泽丛书》《甫里集》。
译文
云韶乐声悠扬,使得俗世的瑶瑟都停止了演奏;鸾鹤低飞,轻轻拂过香炉,带来一片祥和,只因我久坐此地未能摆脱尘世的烦恼与习惯(结习),所以遭到了天女的惩罚,将诸天的花瓣纷纷撒落在我身上。
释义
云韶:古代乐名,泛指美妙的音乐。
韵俗:使俗世的音乐都失去了光彩。
瑶瑟:用美玉装饰的瑟,泛指精美的乐器。
鸾鹤:传说中的神鸟,象征高洁与吉祥。
结习:指难以摆脱的世俗习惯或烦恼。
天女散诸天:佛教故事中,天女散花以供养诸天,此处借指天女因诗人未能超脱世俗而给予的某种象征性惩罚或启示。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云韶乐声与鸾鹤低飞的仙境景象,与诗人自身未能超脱世俗烦恼的对比,表达了对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前两句以仙境之美反衬尘世之俗,后两句则通过“多坐未能空结习”的自责,以及“故遭天女散诸天”的寓言式叙述,展现了诗人对自我修行不足的反思与对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整首诗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体现了陆龟蒙诗歌中常见的超脱与批判精神。
创作背景
陆龟蒙生活在晚唐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文人失意的时代,他虽曾短暂入仕,但很快就因不满现实而隐居,在这样的背景下,陆龟蒙的诗歌往往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世界的追求。《散花天女》一诗,可能就是他在隐居生活中,面对内心的挣扎与外界的诱惑,通过寓言的形式,表达自己对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与努力,诗中“多坐未能空结习”的自责,既是对个人修行不足的反思,也是对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精神困境的深刻揭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