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馀不足无尽景,截长补短何限诗。的解释

梦梦24个月前

诗词原文

观景

朝代:宋代

作者:邵雍

有馀不足无尽景,截长补短何限诗。

江山信美非吾土,风月虽佳岂我时。

事到可惊方觉险,心无妄念自生安。

归来且把闲书看,莫待春深花尽枝。

作者简介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北宋著名理学家、数学家、道士、诗人,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他一生不仕,隐居苏门山,后迁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晚年定居洛阳安乐窝,自称安乐先生,邵雍精通易学及先天象数学,其学为理学先驱之一,对宋代理学影响甚深,他的著作主要有《皇极经世》《伊川击壤集》等。

译文

大自然的景色有盈有亏,变化无穷,截取长处来弥补短处,可以创作出无数美妙的诗篇,虽然江山美景确实迷人,但它毕竟不是我的家乡;风月虽然美好,但也不是属于我的时代,事情到了令人惊讶的地步才察觉到其中的危险,心中没有不切实际的念头自然会感到安宁,回到家中,姑且把闲书拿起来看,不要等到春天过去,花儿都凋谢了才后悔。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首联写自然景色的变化无穷,可以激发诗人的创作灵感;颔联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时代的怀念与无奈;颈联写诗人对人生危险的警觉和对内心安宁的追求;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悠闲生活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珍惜。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引子,展开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其变化无穷、有盈有亏的特点,进而联想到人生的起伏和变化,在颔联中,诗人表达了对家乡和时代的怀念与无奈,这种情感与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颈联则写诗人对人生危险的警觉和对内心安宁的追求,这种追求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悠闲生活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珍惜,这种向往和珍惜体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和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邵雍晚年隐居洛阳期间,邵雍一生不仕,隐居山林,以读书、写作为乐,他精通易学及先天象数学,对人生哲理有着深刻的领悟,在晚年隐居期间,他更加关注自然景色和人生境遇的变化,这种关注也体现在他的诗歌创作中,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对悠闲生活的向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