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兰溪夜泊
唐·李群玉
兰溪桥下扁舟泊,把笔题诗意惘然。
月色照人人似玉,水声鸣夜夜如年。
风吹岸柳丝丝绿,露点花枝朵朵鲜。
此景此情何处寄,心随明月到君前。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历史上并无确切记录李群玉写过这样一首名为《兰溪夜泊》且包含“兰溪桥下扁舟泊,把笔题诗意惘然”这两句的诗,但李群玉是唐代著名诗人,以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见长,故以此身份和风格进行创作。)
作者简介
李群玉,唐代诗人,字文山,澧州(今湖南澧县)人,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晚唐时期,他才华横溢,擅长诗歌创作,尤其以描写山水田园和抒发个人情感的作品著称,李群玉的诗风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深受后人喜爱。
译文
在兰溪桥下,一叶小舟静静地停泊着,我拿起笔来想要题写诗句,心中却充满了惘然之情,月光如水,照耀着船上的人,仿佛人儿也变得如玉般温润,夜里的水声潺潺,听起来就像是一年年漫长的岁月在流逝,风吹拂着岸边的柳树,柳丝随风轻摆,呈现出丝丝绿意,露珠点缀在花枝上,使得花朵更加鲜艳夺目,此情此景,我该如何寄托我的思绪呢?只能让我的心随着明月,飘到你的面前。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兰溪桥下小舟停泊、月色如水、水声潺潺、风吹柳绿、露点花鲜等自然景色,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诗人在此情此景中,心中充满了惘然之情,想要通过题写诗句来寄托自己的思绪,但似乎又难以言表,诗人只能将自己的心随着明月,寄托给远方的某个人或某种情感。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将诗人的情感与景物融为一体,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月光、水声、柳丝、露珠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清新而略带忧郁的意境,诗人通过“把笔题诗意惘然”这一动作,表达了自己内心的迷茫和无奈,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情感的共鸣。
创作背景
虽然这首诗是虚构的,但我们可以假设它创作于李群玉游历江南水乡时,在那个宁静的夜晚,诗人独自一人在兰溪桥下停泊小舟,欣赏着周围的自然景色,诗人心中却充满了某种难以言表的情感,或许是对远方的思念,或许是对人生的感慨,他拿起笔来,想要将自己的情感通过诗句表达出来,但却又感到无比的惘然和迷茫,他只能将自己的心随着明月,寄托给远方的某个人或某种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