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包含关键词“要须邻老深调护,莫遣儿童纵牧刍”的诗句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题李尊师松树障子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原文:
题李尊师松树障子歌
唐·杜甫
老夫清晨梳白头,玄都道士来相求。
欲将三五枝,盛写在生绡。
霜姿媚晚翠,烟色凝寒幽。
仙客对此欲消愁,我亦兴与白云流。
道力自超迈,乃知造化功。
已得神仙术,勿为五岳游。
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成千尺长。
乍向风中看,花落更分明。
霏霏半空雪,密密斜阳雾。
要须邻老深调护,莫遣儿童纵牧刍。
作者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我清晨起来梳理白发,玄都观的道士前来相求,他想让我将三五枝松树,生动地画在丝绢之上,那松树姿态霜白而晚翠,烟色凝重而幽深,仙客看到此画想要消解忧愁,我也感到兴致与白云一同飘流,道力自然超凡脱俗,由此可知造化的神功,你已经掌握了神仙之术,无需再去五岳游历,我的老师醉后倚靠在绳床上,片刻之间就扫出了千尺长的松树图,乍一看在风中,花落得更加分明,雪花在半空中霏霏飘落,斜阳下的雾气密密交织,需要邻居老人好好调护这幅画,不要让儿童放牧时随意践踏。
释义:
这首诗主要描述了杜甫为玄都观的道士李尊师画松树障子的情景,以及他对松树和道教的赞美,诗中通过描绘松树的姿态和神韵,展现了李尊师的道力和造化之功,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和艺术的热爱。
赏析:
这首诗以松树为主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松树的姿态和神韵,诗人通过“霜姿媚晚翠,烟色凝寒幽”等诗句,将松树描绘得栩栩如生,富有诗意,诗人也通过赞美李尊师的道力和造化之功,表达了对道教的敬仰和赞美,诗中还蕴含着对自然和艺术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杜甫与玄都观道士李尊师的交往有关,杜甫在晚年时期,生活困顿,但他仍然保持着对艺术和自然的热爱,在与李尊师的交往中,他或许受到了道士的启发和感染,从而创作了这首赞美松树和道教的诗歌,这首诗也反映了杜甫对道教文化的认同和尊重,以及他对自然和艺术的深刻感悟。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杜甫的文学才华和艺术造诣,也反映了他的思想情感和人生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