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乞酒
宋·陆游
酒钱时乞故怜苏,三百青铜寄与沽。
不惜两钟输一斛,尚怜孤影对清姝。
花前月下成何事,天北天南得几廛。
且醉杯中物,休悲世上途。
作者及朝代
作者: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偶尔向人乞求酒钱,只因怜爱那酒香,便用三百青铜钱寄去换酒,不惜用两钟的粮食去换取一斛的酒,只因还怜惜那清冽的美酒对着我这孤独的身影,在花前月下又能做成什么事呢?天南海北又能得到几处安身之所?暂且沉醉于这杯中之物,不要为世间的路途而悲伤。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酒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无奈,诗人通过乞酒的行为,展现了自己对酒的痴迷,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孤独与无奈的情感,他愿意用粮食去换取酒,甚至不惜代价,表现出对酒的深深眷恋,而“花前月下成何事,天北天南得几廛”则透露出诗人对现实生活的迷茫与无奈,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借酒消愁、超脱世俗的人生态度。
赏析
这首诗以乞酒为题材,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酒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诗中“酒钱时乞故怜苏”一句,既表现了诗人的贫困与无奈,又透露出他对酒的深深眷恋,而“三百青铜寄与沽”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酒的执着追求,后两句则通过对比和反问,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迷茫与无奈,以及借酒消愁、超脱世俗的人生态度,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陆游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诗人一生经历了许多坎坷和挫折,对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深感忧虑,他无力改变现实,只能借酒消愁,寄托自己的情感,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乞酒的行为,表达了自己对酒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无奈,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人生态度,这种态度既是对现实的无奈妥协,也是对自我精神的慰藉和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