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处江山非不佳,不归佛屋即仙家。的意思及出处

梦梦24个月前

诗词原文

游山

宋·陆游

到处江山非不佳,不归佛屋即仙家。

云开日色千峰秀,风定波光万顷沙。

野老逢迎争识面,樵夫指点笑看花。

此行不负平生愿,胜似蓬莱第一槎。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著《南唐书》,是南宋著名的史学家。

译文

所到之处的江山风景没有不美好的,不是归隐于佛寺便是寄情于仙家,云开日出,千峰秀丽,风平浪静,万顷沙洲波光粼粼,乡野的老人争相前来相识,樵夫指点着路旁的花草笑逐颜开,这次游历没有辜负我平生的心愿,比乘坐去蓬莱的仙槎还要美妙。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陆游游历山水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诗中“到处江山非不佳”一句,概括了陆游对游历之地的赞美;“不归佛屋即仙家”则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后两句则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和人物互动,展现了游历过程中的愉悦心情。

赏析

这首诗以游历山水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人物刻画,展现了陆游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到处江山非不佳”一句,既是对游历之地的赞美,也体现了陆游对自然美景的敏锐感知,而“不归佛屋即仙家”则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这种向往与他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无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后两句则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和人物互动,进一步渲染了游历过程中的愉悦心情,使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热爱山水,多次游历名山大川,留下了许多描绘自然美景和抒发个人情感的诗篇,这首诗可能是在他游历某处山水时所作,通过描绘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也反映了陆游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无奈,他希望通过游历山水来暂时忘却尘世的烦恼,寻求内心的宁静和满足。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陆游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还反映了他的个人情感和时代背景,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