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逢人向渠阳去,为寄书从八桂求。下一句是什么?

小星64个月前

诗词原文

寄友人

唐·刘长卿

南望千山如黛色,愁云千里结悲秋。

偶逢人向渠阳去,为寄书从八桂求。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流。

欲寻芳草前汀路,水阔云深何处求。

作者及朝代

作者:刘长卿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刘长卿(约726年—约786年),字文房,唐代著名诗人,河间(今河北河间)人,后迁居洛阳,他工于诗,长于五言,自称“五言长城”,其诗作多写贬谪漂泊之感和山水隐逸之趣,风格含蓄蕴藉,意境深远,在唐代诗坛上,刘长卿与韦应物齐名,并称“韦刘”。

译文

向南望去,连绵的群山如同黛色的画卷,愁云笼罩千里,凝结成一片悲凉的秋色,偶然遇到一位前往渠阳的人,我拜托他帮我从八桂之地寄来书信或书籍,海内战乱频仍,兄弟们各自被隔绝在远方,我孤身一人,天涯漂泊,泪水不断,想要寻找那芳草萋萋的前汀之路,却只见水阔云深,不知该往何处寻觅。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时局的忧虑,首联描绘了一幅秋日悲凉的景象,为全诗奠定了哀愁的基调,颔联通过“偶逢人”的情节,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并寄托了希望获得远方信息的愿望,颈联则抒发了诗人因战乱而与亲人隔绝的孤独与悲伤,尾联以寻找芳草之路的意象,隐喻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诗人通过描绘秋日景色和自身遭遇,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时局的忧虑,诗中“偶逢人向渠阳去,为寄书从八桂求”一句,既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又展现了战乱时期信息难通的困境,全诗语言凝练,情感饱满,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刘长卿被贬谪期间,当时,唐朝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仍,诗人因政治原因被贬至偏远之地,在贬谪期间,诗人深感孤独与无助,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愈发强烈,他写下了这首诗,以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时局的忧虑,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社会动荡时期文人士大夫的普遍心态和遭遇。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