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春日江亭
唐·张籍
春水满时春草生,春风日日上江亭。
阶前树色连山色,江上风光入酒樽。
闲来无事看云起,兴至有情吟月明。
谁识此情高旷远,孤舟独泊对沙汀。
作者简介
张籍,唐代著名诗人,字文昌,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他出身贫寒,早年曾游历四方,后定居于洛阳,张籍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擅长乐府诗和近体诗,尤其以描写日常生活和自然景色见长,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他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译文
春水涨满时,春草也茂盛生长,春风每天都吹拂着江亭,台阶前的树色与远处的山色相连,江上的风光都映入我的酒樽中,闲暇时,我无事可做,便看云起云落;兴致来时,我满怀情感地吟诵月光,谁能理解我此刻高远旷达的心境呢?只有我一人独自驾着小舟,停泊在沙洲边。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江亭的美丽景色和诗人悠闲自得的心境,首联“春水满时春草生,春风日日上江亭”点明了时间和地点,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颔联“阶前树色连山色,江上风光入酒樽”进一步描绘了江亭周围的自然景色,将树色、山色与江上的风光融为一体,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颈联“闲来无事看云起,兴至有情吟月明”则通过诗人的活动,展现了其悠闲自得的心境和对美好事物的感悟,尾联“谁识此情高旷远,孤舟独泊对沙汀”则表达了诗人对知音难觅的感慨和孤独的心境。
赏析
这首诗以春日江亭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和诗人悠闲自得的心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将自然景色与诗人的情感融为一体,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知音难觅的感慨和孤独的心境,使得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基础上又增添了一份深沉和厚重。
创作背景
张籍在唐代中期以诗名世,他的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这首诗可能是在他游历四方或定居洛阳期间创作的,当时,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这为诗人提供了良好的创作环境,在这样的背景下,张籍通过描绘春日江亭的美丽景色和自己的心境,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知音难觅的感慨和孤独的心境,这可能与他个人的经历和心境有关。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和诗人的悠闲心境,还透露出诗人对知音难觅的感慨和孤独的心境,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张籍将自然景色与诗人的情感融为一体,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