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榄忽来蕉作裹,欣然却作近乡看。全诗是什么?

小编84个月前

诗词原文

橄榄

宋·李洪

橄榄忽来蕉作裹,欣然却作近乡看。

初尝涩口应难进,细嚼甘香自满盘。

风味虽殊桃李艳,清阴犹胜竹松寒。

何时得遂归田计,种此青青绕屋间。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洪

朝代:宋代

作者简介

李洪,字可大,号雷峰,南宋时期诗人、官员,他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好学,博通经史,李洪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田园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感,其作品在宋代文坛上占有一定的地位,他一生仕途坎坷,但始终保持着对文学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译文

橄榄被芭蕉叶包裹着突然送到面前,我欣然地将它视为来自家乡的馈赠,初次品尝时,它的涩味让人难以入口,但细细咀嚼后,甘甜与香气便溢满整个盘子,虽然橄榄的风味与桃李的娇艳不同,但它那清幽的树荫却胜过竹松的寒意,不知何时我才能实现归隐田园的愿望,种下这青青的橄榄树,让它们环绕在我的屋舍周围。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橄榄的特性和作者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首句“橄榄忽来蕉作裹”点明了橄榄的来源和包装方式,次句“欣然却作近乡看”则透露出诗人对橄榄的亲切感和归属感,接下来两句通过对比橄榄初尝时的涩味和细嚼后的甘香,暗示了人生的苦与甜、挫折与希望,最后两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归隐田园、享受自然之美的愿望。

赏析

这首诗以橄榄为题材,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橄榄的独特魅力和诗人的深厚情感,诗人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将橄榄的涩与甘、风味与树荫进行对比,突出了橄榄的独特之处,诗人还通过橄榄这一意象,寄托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深刻的启示。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洪仕途不顺、思乡情切之时,面对官场的尔虞我诈和生活的种种不如意,诗人渴望回归田园、享受宁静的生活,橄榄作为一种具有独特风味的水果,其初尝涩口、细嚼甘香的特点恰好与诗人的人生经历相契合,诗人借橄榄这一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愿望,创作出了这首具有深刻内涵的佳作。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