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题画
宋·范宽
千里溪山如有恨,一川风雨似增情。
烟霞深处人难见,草木丛中鸟语清。
作者及朝代
范宽,北宋时期著名画家,活动于北宋前期,具体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公元10世纪至11世纪之间,范宽以擅画山水而著称,尤其擅长描绘北方雄浑壮阔的自然景色,其作品构图严谨,笔墨苍劲,对后世山水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作者简介
范宽,字中立,华原(今陕西铜川耀州区)人,他早年师从荆浩、李成,后自成一家,善画山水,为北宋山水画三大名家之一,范宽的作品多取材于北方山水,构图雄浑壮阔,笔墨苍劲老辣,尤其擅长用墨点染,营造出一种浑厚华滋的视觉效果,其代表作《溪山行旅图》等,至今仍被视为中国山水画史上的经典之作。
译文
千里之遥的溪山仿佛带着无尽的哀愁,一场风雨似乎为这片山川增添了更多的情感,烟霞缭绕的深处难以见到人影,草木丛中传来清脆悦耳的鸟鸣声。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山水画卷中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感悟,首句“千里溪山如有恨”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溪山以情感,暗示着自然界的壮丽景色背后也可能隐藏着某种不为人知的哀愁;次句“一川风雨似增情”则进一步通过风雨的描绘,为这幅山水画卷增添了更多的情感色彩,后两句则通过对烟霞深处和草木丛中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富有生机的氛围。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传神的山水画卷,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美丽,更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和情感的融入,使这幅画卷充满了生命力和情感色彩,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敬畏之情,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很可能是范宽在创作一幅山水画时所作的题画诗,作为一位擅长描绘北方山水的画家,范宽在创作过程中往往会对自然景色进行深入的观察和感悟,这首诗正是他在创作过程中,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感悟和情感体验的结晶,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范宽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敬畏之情,以及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范宽艺术风格和创作思想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