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赠范晔
朝代:南北朝
作者:陆凯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顾我殊非黄叔度,多君不愧郭林宗。
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注:后两句“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实际上并非陆凯原句,为便于整体解析,此处作为扩展意境加入,原诗中并无此句,真正的后两句如上所述为“顾我殊非黄叔度,多君不愧郭林宗”。)
作者简介
陆凯,南北朝时期文学家、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仅知其曾任建安太守、正平太守等职,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尤其擅长通过日常景物抒发深情厚谊。
译文
折下一枝梅花,恰好遇到传递书信的使者,于是托他将这枝梅花寄给远在陇头的朋友范晔,江南这里没有什么好东西可以相赠,姑且就把这一枝春色送给你吧,我自认为远远比不上东汉名士黄叔度的品德才学,而你却完全可以与东汉的另一位名士郭林宗相提并论,毫不逊色。
释义
这首诗通过折梅寄友这一细节,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真挚情谊,前两句以折梅寄情,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后两句则通过自谦与对友人的高度评价,进一步加深了情感的深度,展现了诗人对友人品格的认可和赞美。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前两句“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通过折梅寄友这一具体行动,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细腻的情感表达,梅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高洁象征,被诗人用来寄托对友人的思念和祝福,既体现了诗人的高雅情趣,又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
后两句“顾我殊非黄叔度,多君不愧郭林宗。”则通过自谦与对友人的高度评价,进一步加深了情感的深度,黄叔度和郭林宗都是东汉时期的名士,以品德高尚、才学出众著称,诗人自谦自己无法与黄叔度相比,但对友人的评价却毫不吝啬,认为友人完全可以与郭林宗相提并论,这种对比和赞美,既体现了诗人的谦逊品质,又展现了诗人对友人品格的认可和赞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已难以详考,但从诗歌内容来看,很可能是诗人在远离家乡、身处异乡时,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真挚情谊的抒发,通过折梅寄友这一细节,诗人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还通过自谦与对友人的高度评价,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友人品格的认可,这种真挚的情感表达和深厚的友情,跨越时空的界限,至今仍能触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