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人许可盖不轻,何事斋名契于季。出自哪首诗?

风云44个月前

诗词原文

斋名有感

朝代:清代

作者:郑板桥

斯人许可盖不轻,何事斋名契于季。

未必全关箕子意,只应独得老庄情。

清风明月来相照,绿水青山去复萦。

莫道此中无胜境,心无挂碍自分明。

作者简介

郑板桥,原名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他是“扬州八怪”之一,以诗书画三绝著称于世,郑板桥的诗作清新脱俗,富有哲理,常寓含深刻的社会批判和人生感悟,其书法和绘画也独具风格,尤其是他的竹石画,更是名扬四海。

译文

这样的人(指斋名主人)得到认可绝非易事,为何他的书斋名会与“季”字相契合呢?这未必全然关乎箕子的隐逸之志,或许只是他独自领悟到了老庄的逍遥之情,清风明月时常来相伴,绿水青山环绕不去,不要说这里没有什么美妙的景致,只要心中没有牵挂和障碍,自然就能体会到其中的美妙。

释义

首联点出斋名主人的不凡,以及斋名与“季”字的特殊关联,引发读者好奇,颔联则通过“箕子”和“老庄”的典故,暗示斋名主人可能追求的是一种超脱世俗、逍遥自在的生活态度,颈联以清风明月、绿水青山描绘出书斋周围的自然环境,营造出一种宁静淡泊的氛围,尾联则点明主旨,强调只要心中无挂碍,就能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赏析

这首诗通过斋名这一小切口,深入探讨了人生的态度和境界,诗人以斋名主人的选择为引子,巧妙地融入了箕子的隐逸之志和老庄的逍遥之情,表达了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人也通过描绘书斋周围的自然环境,进一步烘托出这种生活态度的美好和可贵,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和启发性。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郑板桥在游览或拜访某位友人的书斋时所作,当时,他被斋名主人的生活态度和书斋周围的自然环境所打动,于是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诗,通过这首诗,郑板桥不仅表达了对斋名主人的赞赏和钦佩之情,也借此机会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境界和态度的看法和追求,这首诗也反映了郑板桥作为一位文人墨客,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和独特见解。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