晦庵贻我书满纸,为说君家好兄弟。的解释

梦梦54个月前

诗词原文

寄晦庵先生

宋·刘子翚

晦庵贻我书满纸,为说君家好兄弟。

学海波澜深莫测,词锋铦利锐难当。

家传礼法承先训,身负功名继世芳。

他日相从谈旧事,定知无愧对青藜。

作者及朝代

作者:刘子翚(huī)

朝代:宋代

作者简介

刘子翚,字彦冲,号屏山,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南宋理学家、文学家、诗人,他是朱熹的老师刘勉之之子,自幼受家学熏陶,学识渊博,尤精《周易》,其诗文风格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怀与哲理思考,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译文

晦庵先生给我寄来了一封长信,信中夸赞您家中兄弟们的才德,他们的学问如海洋般深邃难以估量,文辞锋利如同锐利的兵器难以抵挡,家中传承着礼法,遵循着先辈的教诲,兄弟们各自肩负着功名,延续着家族的荣耀,将来有一天我们相聚共谈往事,我相信他们定能无愧于先辈的期望,不负青藜之光(比喻学问之光)。

释义

此诗通过描述晦庵(朱熹的别称)来信中对某家兄弟的赞扬,展现了这些兄弟在学问和品德上的卓越成就,诗中“学海波澜深莫测”形容他们学识渊博,“词锋铦利锐难当”则强调其文辞犀利,才华横溢,也表达了诗人对这些兄弟能够继承家学、光耀门楣的期待与赞赏。

赏析

本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而富有感染力,诗人通过引用晦庵先生的来信,巧妙地将对某家兄弟的赞美融入诗中,既展现了他们的才学,又体现了诗人对他们的深厚情谊和美好祝愿,诗中“家传礼法承先训,身负功名继世芳”两句,更是对家族传承和个人努力的双重肯定,富有哲理意味。

创作背景

此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刘子翚与朱熹之间的交往有关,朱熹作为南宋著名的理学家和教育家,其学术思想和人格魅力对当时及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刘子翚作为朱熹的友人或学生,可能通过朱熹的来信了解到某家兄弟的才德,并深受感动,于是写下此诗以表达对他们的敬仰和赞美,此诗也反映了宋代士人重视学问、崇尚品德的社会风气。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