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友似斯真足慰,有兄如我竟何任。全诗是什么?

小星44个月前

诗词原文

兄弟

朝代:清代

作者:黄遵宪

得友似斯真足慰,有兄如我竟何任。

海天凭尺难传语,风月寄琴谁赏音?

望远每怀千里外,登高无奈五更心。

思君此际应无恙,月照前山共一林。

作者简介

黄遵宪(1848年-1905年),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广东嘉应州(今梅州)人,晚清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他早年曾留学日本,深受西方思想影响,主张维新变法,黄遵宪的诗作风格独特,融合古今,既有传统诗词的韵味,又吸收了西方文学的元素,被誉为“诗界革命”的领袖之一,他的诗作多抒发爱国情怀和对时局的忧虑,以及对友人和亲人的深厚情感。

译文

得到像你这样的朋友真是足以安慰,有像我这样的兄长你又该如何承担呢?隔着遥远的海天,书信难以传达我们的心声,风月之下寄情于琴,又有谁能真正懂得欣赏这琴声中的情感呢?每当远望时,总会怀念千里之外的你,登高望远时,无奈的心情更是难以言表,此刻思念你,想必你应该一切安好,月光照耀着前山,我们共同沐浴在这片林间的月色之下。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和兄长的深厚情感,首联“得友似斯真足慰,有兄如我竟何任”直接点题,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兄长的愧疚之情,颔联“海天凭尺难传语,风月寄琴谁赏音”通过具体的意象,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兄长之间难以沟通、难以被理解的困境,颈联“望远每怀千里外,登高无奈五更心”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和兄长的思念之情,以及登高望远时的无奈与孤独,尾联“思君此际应无恙,月照前山共一林”以月光和山林为共同背景,寄托了诗人对友人和兄长的美好祝愿。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具体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和兄长的深厚情感,首联直接点题,简洁明了地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兄长的愧疚之情,颔联和颈联则通过具体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兄长之间的情感纽带和思念之情,尾联则以月光和山林为共同背景,寄托了诗人对友人和兄长的美好祝愿,使整首诗在情感上达到了高潮。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的个人经历和情感经历有关,黄遵宪早年曾留学日本,深受西方思想影响,主张维新变法,在晚清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诗人的理想和现实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可能更加珍视身边的友人和亲人,同时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与他们之间的情感纽带和思念之情,他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对友人和兄长的思念之情。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