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勋业元难并,未易轻为得失论。全诗是什么?

春秋44个月前

诗词原文

杂感

朝代:清代

作者:黄遵宪

文章勋业元难并,未易轻为得失论。

千古同揆有杜老,一生知己是元勋。

迂疏自笑成孤调,邂逅相期结净因。

他日故交零落尽,知君独上望夫墩。

作者简介

黄遵宪(1848年-1905年),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广东梅州人,晚清著名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他早年曾参加维新运动,后出使日本、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国,致力于外交事务,黄遵宪的诗作风格独特,融合古今,反映时代变迁,被誉为“诗界革命”的巨擘。

译文

文章与功勋事业本来就难以相提并论,不能轻易地用得失来评判,自古以来,像杜甫这样的千古知音,他的一生知己便是那些建立功勋的元勋,我自嘲自己性格迂腐孤僻,难以合群,却期待着与你相遇,共同结下清净的因缘,将来当老朋友都逐渐离世,我知道你仍会独自登上望夫墩,怀念往昔。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文章与功勋之间难以简单比较的感慨,以及对自己人生知己难觅的孤独感,诗人以杜甫为榜样,认为真正的知己是那些建立功勋的元勋,而非仅仅在文学上有所成就的人,诗人也表达了对未来可能孤独终老的预感,但仍保持着对友情的珍视和期待。

赏析

这首诗在表达上深沉而含蓄,通过对比文章与功勋的难以并论,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诗人以杜甫自喻,表达了对知音难觅的感慨,同时也透露出对建立功勋的向往,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诗人也巧妙地融入了时代背景和人生哲理,使整首诗具有深远的意境和丰富的内涵。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黄遵宪出使国外期间,面对异域文化和人生境遇的变化,诗人不禁对人生价值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他既怀念故土和旧友,又对未来充满期待和憧憬,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创作了这首诗,以表达自己对文章与功勋之间关系的看法,以及对人生知己难觅的感慨,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洞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