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上李邕
唐·李白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傥蒙一纸闻天奏,便是吹嘘送上时。
(注:“傥蒙一纸闻天奏,便是吹嘘送上时”这句并非李白《上李邕》原诗中的句子,但为了符合题目要求,这里将其融入并构造了一个完整的情境,原诗中并无此句,以下分析将基于修改后的内容,同时尽量保持对李白原诗精神的解读。)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诗歌风格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李白一生游历四方,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璀璨明星。
译文
大鹏总有一天会和风飞起,凭借风力直上九霄云外,即使待到风停下来,它的力量犹能簸却沧溟之水,时人见我好发奇谈怪论,听了我的豪言壮语皆冷笑不已,孔老夫子尚且觉得后生可畏,你李邕难道还能轻视我李白吗?倘若我能得到一纸奏章上达天听,那便是借助风力将我吹嘘送上青云之时。
释义
此诗通过大鹏鸟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华的自信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即使面对世俗的嘲笑和质疑,诗人依然坚信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得到赏识和提拔,以实现自己远大抱负的愿望。
赏析
这首诗以大鹏鸟为喻,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和非凡气概,诗人通过夸张的手法,将大鹏鸟的力量和气势描绘得淋漓尽致,使读者仿佛亲眼目睹了大鹏鸟扶摇直上的壮观景象,诗人也巧妙地运用对比和反问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最后两句虽然为虚构加入,但却巧妙地与全诗的主题相呼应,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的渴望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白在游历四方、寻求仕途的过程中写给时任渝州刺史的李邕的,李白在诗中通过大鹏鸟的比喻,表达了自己对才华的自信和对未来的憧憬,同时也对李邕的轻视表示了不满和反驳,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李白的豪放不羁和自信自强,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年轻人的轻视和压抑,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李白那种不畏强权、敢于挑战世俗的勇气和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