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矣榜敲成俗吏,怀哉香火奉湘祠。的释义

生辉44个月前

诗词原文

湘祠怀古

朝代:清代

作者:龚自珍

已矣榜敲成俗吏,怀哉香火奉湘祠。

空庭日暮鸟相语,一树寒花独自知。

湘水无情日夜去,楚云有意不曾离。

凭栏惆怅无人会,月照孤舟梦已迟。

作者简介

龚自珍(1792年-1841年),字璱人,号定盦,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代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改革家、诗人、书法家,是近代思想启蒙的先驱,他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官至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盦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

译文

罢了,我这敲打榜单的俗吏生涯已成定局;怀念啊,那供奉在湘祠中的香火与祭祀,空旷的庭院中日暮时分鸟儿在相互低语,一棵寒花在孤独中独自绽放,无人知晓,湘水无情地日夜流淌,而楚云却有意不曾离去,我独自凭栏惆怅,无人能够理解我的心情,月光照耀着孤舟,我的梦已经迟到了。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作为俗吏生涯的无奈与感慨,以及对湘祠(可能象征着某种理想或信仰)的深深怀念,诗中通过描绘空庭、日暮、鸟语、寒花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凉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湘水的无情与楚云的有意形成对比,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现实的失望与对理想的执着。

赏析

龚自珍的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著称,诗中通过对比与象征的手法,将诗人的内心世界与外在环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诗人以“已矣榜敲成俗吏”开篇,直接点出了自己作为俗吏的无奈与悲哀;而“怀哉香火奉湘祠”则表达了对理想或信仰的怀念与追求,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来抒发内心的情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抒情色彩。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龚自珍仕途不顺、理想破灭的时期,作为一位有着强烈改革愿望的文学家和思想家,龚自珍在仕途上并未得到重用,反而因为直言不讳而多次遭到排挤和打压,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可能对自己的仕途感到失望和无奈,同时更加怀念那些曾经激励过他的理想和信仰,他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和感慨。

龚自珍的《湘祠怀古》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哲理的佳作,它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与失望,更展现了他对理想和信仰的执着与追求,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而赢得了后人的广泛赞誉。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