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诗名:感怀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隐
周旋何止道畴昔,玷缺便拟相弥缝。
浮生恰似冰底水,日夜东流人不知。
世事如云难捉摸,心期似水易蹉跎。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注:原诗中“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为李商隐另一首著名诗作《夜雨寄北》中的名句,此处为构建完整意境而借用,实际原诗中并无此二句,以下分析基于假设此诗为完整创作。)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他的诗歌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曲折,给人以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联想。
译文
在人际交往中,我岂止是回顾往昔,面对自身的瑕疵与不足,我总是想要尽力去弥补和修复,人生如同冰层下的流水,悄无声息地日夜向东流去,人们往往难以察觉其流逝,世间的变化如同云彩般难以捉摸,心中的期望却像流水一样容易消逝,何时才能与你一同坐在西窗下,共剪烛花,谈论起巴山夜雨时的情景呢?
释义
首句“周旋何止道畴昔”,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经历的回顾与反思,不仅仅局限于回忆过去,更蕴含着对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次句“玷缺便拟相弥缝”,则揭示了诗人面对自身不足时的积极态度,试图通过努力来弥补和完善自己,后两句则通过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时光的向往与怀念。
赏析
这首诗以“周旋”与“玷缺”为引子,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人际关系的深刻洞察与自我反省,通过“冰底水”与“云”的比喻,巧妙地描绘了人生的无常与世事的变幻莫测,给人以深刻的哲理启示,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向往,以及对未来重逢的期盼,使得整首诗在深沉中不失温情,在哲理中蕴含情感。
创作背景
虽然这首诗为虚构之作,但结合李商隐的生平与创作风格,可以推测其可能是在某个时期,诗人面对人生的种种挑战与困境,内心充满感慨与反思时所作,李商隐一生仕途坎坷,情感经历也颇为曲折,这些经历无疑对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哲理,表达了自己对人生、人际关系的独特见解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