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湘中行
朝代:唐
作者:李群玉
湖南山水故佳绝,我独茫茫畏长路。
万壑千岩无近远,鸟啼人迹自朝晡。
作者简介
李群玉,唐代著名诗人,字文山,澧州(今湖南澧县)人,他自幼聪颖好学,擅长诗文,尤其以描写自然景色见长,李群玉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深受后人喜爱,他的诗作在当时就广为流传,并得到了许多文人的赞誉。
译文
湖南的山水本就美丽绝伦,但我却独自茫茫然害怕这漫长的旅途。
无数的山谷和山峰无论远近都如此壮观,鸟儿的啼叫和人的足迹从早到晚不绝于耳。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湖南山水的美丽与壮丽,但诗人却表达了自己对漫长旅途的畏惧和迷茫,首句“湖南山水故佳绝”直接点出了湖南山水的美丽,而“我独茫茫畏长路”则转折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感受,后两句通过描绘万壑千岩的壮观景象和鸟啼人迹的生动场景,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对旅途的畏惧和迷茫。
赏析
这首诗以湖南山水为背景,通过对比和描绘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旅途艰辛的畏惧,首句“湖南山水故佳绝”以简洁明了的语言点出了主题,为全诗奠定了基调,次句“我独茫茫畏长路”则通过转折表达了诗人的内心矛盾,使得全诗情感更加丰富和立体,后两句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场景,进一步烘托出诗人的情感,使得全诗意境深远,韵味悠长。
李群玉在这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使得全诗画面感强烈,情感真挚,他也通过对比和转折的手法,使得全诗情感起伏跌宕,引人入胜,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湖南山水的美丽,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群玉在游历湖南时所作,当时,他独自一人踏上漫长的旅途,面对壮丽的山水景色,心中却充满了迷茫和畏惧,这种复杂的情感促使他写下了这首《湘中行》,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李群玉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士大夫在游历山水时的一种普遍情感状态,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