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闲居偶得
朝代:清代
作者:袁枚
偶兹得句付排闷,懒复多言强解嘲。
小阁疏帘容燕入,深庭密竹引风摇。
闲花野草皆成趣,野鸟山猿得自聊。
莫道此中无乐事,心无挂碍即逍遥。
作者简介
袁枚,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清代诗人、散文家,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性灵派三大家”,主张写诗要有真性情,有个性,要写得风趣,反对模拟古人,反对形式主义的束缚,特别反对以学问为诗的宋诗。
译文
偶尔得到一句好诗用来排解心中的烦闷,懒得再多说什么来勉强自我解嘲,小阁的疏帘允许燕子自由飞入,深庭中的密竹随风轻轻摇曳,闲花野草都充满了趣味,野鸟山猿自得其乐,不要说这里没有什么快乐的事情,只要心中没有牵挂和阻碍,就能达到逍遥自在的境界。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袁枚在闲居生活中的悠然自得和淡泊名利的心境,首联“偶兹得句付排闷,懒复多言强解嘲”直接点题,说明自己以诗排闷,不愿多言强作欢颜,颔联和颈联描绘了随园的自然景色和生物情态,表现出一种宁静和谐、生机盎然的氛围,尾联则表达了作者的人生态度,认为只要心中无挂碍,就能达到逍遥自在的境界。
赏析
这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充满了闲适和淡泊的气息,作者通过描绘随园的自然景色和生物情态,表达了自己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作者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即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由,不受外界干扰和束缚,这种追求在清代文人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反映了当时一部分文人对现实社会的逃避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袁枚在中年时期辞官归隐,筑随园而居,过上了闲居生活,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在闲居生活中,袁枚以诗为伴,以自然为友,享受着宁静和自由,这首诗正是他这种生活状态的写照,表达了他对闲居生活的热爱和满足,这首诗也反映了袁枚对当时社会现实的看法和态度,他通过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由来逃避现实社会的纷扰和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