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
唐·杜荀鹤
官居如穴还如巢,数简编竹仍结茅。
野客不来门长掩,病僧相访语相嘲。
阶前雨过生新藓,池上风来长绿梢。
莫笑此中无乐事,人间万事尽徒劳。
作者简介
杜荀鹤(约846—904),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晚唐诗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出身寒微,早年曾数次应进士试不第,后隐居九华山,过着清贫的生活,他的诗作多反映人民疾苦,揭露社会黑暗,语言质朴自然,风格清新明丽,在晚唐诗坛上独树一帜。
译文
为官之所如同洞穴和巢穴一般简陋,用竹简编书,仍然居住在茅屋之中,山野的客人不来,门户长时间关闭,有病痛的僧人前来拜访,我们相互谈笑嘲讽,台阶前雨水过后生出新苔,池塘上风吹来,绿叶更加青翠,不要笑话这里没有什么快乐的事情,人世间的一切事情都是徒劳无功的。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自己山居生活的简朴与宁静,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首句“官居如穴还如巢”以比喻手法形容官居生活的简陋,次句“数简编竹仍结茅”进一步描绘居住环境的简陋,后四句则通过描写与野客、病僧的交往以及自然景物的变化,展现了山居生活的闲适与自在。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山居生活的宁静与自在,诗人通过对比官居与山居的不同,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与野客、病僧的交往,以及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绘,展现了山居生活的闲适与自在,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风格清新明丽,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荀鹤在隐居九华山期间创作的,杜荀鹤一生仕途不顺,多次应进士试不第,后隐居九华山,过着清贫而宁静的生活,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山居生活的简朴与宁静,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认为人世间的一切事情都是徒劳无功的,只有山居生活才能带来真正的快乐和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