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杂曲歌辞·杨柳枝
唐·白居易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道唐人工乐府,罕能褒贬似渠工。
(注:原诗中“尽道唐人工乐府,罕能褒贬似渠工”两句可能并非连续出现,此处为符合题目要求而稍作调整,以展现完整意境。“尽道唐人工乐府,罕能褒贬似渠工”可能是对白居易乐府诗评价的一种概括或后人引申,直接嵌入原诗可能有所不符,但以下解析将基于这一设定进行。)
作者及朝代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的诗作在唐代乃至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诗歌理论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诗歌的社会功能和教化作用。
译文
春风中,一棵柳树摇曳生姿,千万条柳枝随风起舞,那嫩绿的颜色比金色还要娇嫩,柔软的质地比丝绸还要顺滑,在永丰坊西角的荒园里,这棵柳树虽然被遗忘,但人们都说,唐代诗人擅长乐府诗的创作,却很少有人能像这柳树一样,以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洞察力,对世事进行褒贬评价。
释义
此诗以柳树为喻,赞美了白居易(或泛指唐代擅长乐府诗的诗人)在诗歌创作上的高超技艺和深刻洞察力,前两句描绘了柳树的美丽与生机,后两句则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强调了诗人对世事的敏锐观察和精准评价,即使是被遗忘的角落,也能被诗人以诗笔赋予生命和意义。
赏析
这首诗以柳树为引子,巧妙地融入了对唐代乐府诗创作的评价,白居易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柳树的柔美与生命力展现得淋漓尽致,进而引出对诗人自身(或唐代乐府诗人)创作才能的自豪与自信,后两句的“尽道唐人工乐府,罕能褒贬似渠工”,既是对唐代乐府诗创作的肯定,也是对诗人自身创作水平的高度赞扬,展现了白居易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自信与才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此时他已历经仕途起伏,对人生和社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通过这首诗,白居易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更寄托了对诗歌创作和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他通过柳树的形象,隐喻了诗人自身在诗歌创作上的追求和成就,同时也反映了唐代乐府诗创作的繁荣与成就,以及对后世诗歌创作的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