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夜静思
唐·刘长卿
夜色沉沉月影孤,寒风瑟瑟透帘帏。
雀噪还暗家立壁,鼠窥欲下粟无储。
愁思萦绕难入梦,寂寞徘徊独倚楼。
遥望天涯何处是,归心似箭泪长流。
(注:此诗为根据关键词及要求虚构创作,历史上刘长卿并无此作。)
作者简介
刘长卿(约725年—约789年),字文房,唐代著名诗人,河间(今河北河间)人,他擅长五言律诗,诗风清丽雅正,多抒发仕途失意之感及人生感慨,刘长卿在唐代诗坛上享有较高声誉,与韦应物并称“韦刘”,是“大历十才子”之一。
译文
夜色深沉,月光孤独地洒在大地,寒风穿过帘帏,带来阵阵凉意,麻雀在昏暗中叽叽喳喳,似乎还停在屋壁上;老鼠窥视着,想要下来却发现家中已无存粮,愁绪萦绕心头,难以入眠,寂寞地徘徊着,独自倚靠在楼上,遥望远方,不知归处何在,心中归家之情如箭般急切,泪水不禁长流。
释义
本诗描绘了一个寂静而凄凉的夜晚,通过“雀噪”与“鼠窥”的细节描写,展现了家境的贫寒与生活的艰辛,诗人以夜为背景,抒发了内心的愁思与寂寞,以及对远方的思念和对归家的渴望。
赏析
本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的静谧与凄凉,通过“夜色沉沉”、“寒风瑟瑟”等词语,营造出一种压抑而孤寂的氛围,而“雀噪还暗家立壁,鼠窥欲下粟无储”两句,则通过动物的行为,巧妙地反映了家境的贫寒与生活的艰难,诗人以物喻情,将自己的愁思与寂寞寄托于这些动物身上,使得情感表达更加含蓄而深沉。
在结构上,本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情景交融,相得益彰,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如“月色孤”与“愁思萦绕”、“鼠窥欲下”与“粟无储”等,使得诗歌在表达上更加生动而富有感染力。
创作背景
(注:由于此诗为虚构创作,以下背景为假设性描述)
本诗可能创作于刘长卿仕途不顺、家境贫寒之时,面对生活的艰辛与仕途的挫折,诗人内心充满了愁思与寂寞,在一个寂静的夜晚,他独自倚楼远眺,思绪万千,他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诗歌之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写,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与对归家的渴望。
虽然本诗为虚构之作,但通过对刘长卿诗风的借鉴与发挥,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唐代诗人那种细腻的情感表达与深沉的人生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