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浩荡颇思随汎鹢,飘零那只对离觞”,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韦应物的《郡中对雨,寄元二、李三(一作寄诸客)》,全诗原文如下:
郡中对雨,寄元二、李三(一作寄诸客)
唐·韦应物
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
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
烦襟自暂开,凉叶初翻黄。
栖鸟夜飞惊,秋来思故乡。
浩荡颇思随汎鹢,飘零那只对离觞。
即今江汉路,凭槛一相望。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译文:
官署中画戟林立兵卫森严,寝室内凝聚着焚檀的清香,海上吹来的风雨掀起巨浪,逍遥池阁顿时变得凉爽,烦闷的心情暂时得到舒展,树叶初翻黄而带来秋意凉,栖居的鸟儿夜里惊飞,秋意渐浓让人思念故乡,心绪浩荡多么想随白鸥飘远,可漂泊在外只能对着离别的酒樽,现在我就在这江汉路上,凭栏远望思念着你们。
释义:
此诗描述了诗人在郡中面对风雨时的所思所感,既有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有对故乡和友人的深切思念,通过“浩荡颇思随汎鹢”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而“飘零那只对离觞”则流露出漂泊异乡的无奈与哀愁。
赏析:
此诗以景起兴,借景抒情,首联描绘官署的庄严与室内的清幽,为全诗奠定了基调,颔联通过风雨的描写,引出秋凉之感,进而触发思乡之情,颈联以“烦襟自暂开”与“栖鸟夜飞惊”相对,一静一动,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波动,尾联则直接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情感真挚而深沉,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创作背景:
韦应物在仕途上并不顺利,曾多次被贬谪,此诗可能是在他被贬至某郡任职时所作,面对风雨交加的夜晚,诗人不禁思绪万千,既有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也有对人生漂泊不定的无奈与感慨,诗人也通过此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