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阁初登柳未黄,坐看叶叶乱飞霜。的意思及出处

小编24个月前

诗词原文

江阁初登柳未黄

唐·钱起

江阁初登柳未黄,

坐看叶叶乱飞霜。

朝云暮雨长相接,

犹自风前笑夕阳。

作者简介

钱起,唐代诗人,字仲文,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知制诰,晚年官至尚书郎,钱起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与刘长卿齐名,并称“钱刘”,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有《钱考功集》等。

译文

初次登上江边的楼阁,此时柳树还未泛出嫩黄的颜色,

我静坐于此,看着片片落叶如同飞霜般在空中乱舞。

早晨的云雾与傍晚的细雨接连不断,

即便如此,我依然在风中对着夕阳微笑。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初登江阁时所见的秋日景象,以及他面对自然变迁时的淡然心态,首句“江阁初登柳未黄”点明了时间和地点,以及景物的初步特征;次句“坐看叶叶乱飞霜”进一步描绘了秋日的萧瑟景象;第三句“朝云暮雨长相接”则通过天气的变化,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无常;末句“犹自风前笑夕阳”则展现了诗人面对这一切时的乐观和豁达。

赏析

这首诗以秋日江阁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物的变化,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首句和次句通过“柳未黄”和“叶叶乱飞霜”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了秋日的萧瑟和凄凉;而第三句则通过“朝云暮雨长相接”的意象,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无常,为全诗增添了一种淡淡的哀愁;末句“犹自风前笑夕阳”却突然转折,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变迁时的淡然和乐观,使全诗在哀愁中又不失希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作于钱起仕途不顺或人生低谷时期,面对自然的萧瑟和人生的无常,诗人选择登上江阁,静观这一切,他通过描绘秋日江阁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思考,虽然自然景物在不断地变化,但诗人依然保持着乐观和豁达的心态,对着夕阳微笑,这种心态不仅体现了诗人的坚韧和毅力,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面对人生困境时的积极态度。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