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惜春
宋·杨万里
芳游忽忽未多谐,芳事匆匆已覆杯。
柳外啼莺声似醉,花间舞蝶梦初回。
一年好处须珍重,两日春光最可怀。
莫负东风吹酒醒,且教啼鸟唤诗来。
作者简介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文学家、理学家,主战派人物,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
译文
美好的春游时光匆匆而过,未能尽情享受和谐之乐,春天的美景与事物就如同被倾倒的酒杯,转瞬即逝,柳树外黄莺的啼叫声仿佛带着醉意,花间飞舞的蝴蝶似乎刚从梦中醒来,这一年中最好的时光应当珍惜重视,而这两日的春光更是最值得怀念,不要让东风吹醒酒意,姑且让啼鸟唤醒诗兴。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时光的珍惜与留恋,首联“芳游忽忽未多谐,芳事匆匆已覆杯”直接点出主题,即春天的美好时光短暂且易逝,颔联通过“柳外啼莺”和“花间舞蝶”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颈联“一年好处须珍重,两日春光最可怀”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珍视与怀念,尾联则以“莫负东风吹酒醒,且教啼鸟唤诗来”作结,展现了诗人面对春天逝去时的豁达与乐观,以及用诗歌来留住春天的美好愿望。
赏析
这首诗以春天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好与短暂,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深深眷恋,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啼莺”、“舞蝶”等,使得春天的景象跃然纸上,诗人还通过对比与象征的手法,强调了时间的宝贵与春天的易逝,从而引发读者对生命与时间的思考,诗人在尾联中展现出的豁达与乐观精神,也使得整首诗在感伤之余又不失积极向上的气息。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杨万里晚年时期,当时他或许正面临着人生的某种转折或变故,因此对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有了更为深刻的感悟,春天作为一年四季中最美好的季节之一,往往能够引发人们对生命与时间的思考,杨万里通过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自己对春天的深深眷恋,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生命与时间的感慨与期望,在诗中,他既表达了对春天的珍惜与怀念,又展现出了面对时间流逝时的豁达与乐观精神,这种精神也激励着后人珍惜当下、积极面对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