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炉穷日坐寒灰,顾与狸奴争席隈。全诗是什么?

生辉24个月前

诗词原文

咏猫

宋·陆游

地炉穷日坐寒灰,顾与狸奴争席隈。

时去时来窗下卧,相伴此翁无好怀。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整天坐在地炉旁边,炉中炭火已化成灰烬,寒意袭人,我转过头去,与家中的小猫争夺那炉边仅存的温暖角落,它时来时去,在窗下悠闲地躺着,而我这位老人,心中却满是难以言说的愁绪,只有这只小猫陪伴着我。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陆游在冬日里与家中的小猫共度时光的情景,地炉边的寒灰、争席的狸奴(即小猫),以及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愁怀,共同构成了一幅静谧而又略带凄凉的画面。

赏析

这首诗以日常琐事入诗,却蕴含了诗人深沉的情感,首句“地炉穷日坐寒灰”既点明了时间(冬日)、地点(地炉旁)和氛围(寒冷),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落寞,次句“顾与狸奴争席隈”则通过人与猫的互动,展现了诗人生活中的一个小插曲,使得整首诗在严肃中不失活泼,也体现了诗人对小猫的喜爱之情,后两句“时去时来窗下卧,相伴此翁无好怀”进一步强调了小猫的陪伴对于诗人来说的重要性,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愁苦与无奈,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展现了陆游作为一位爱国诗人之外的另一面——一个在生活中寻找慰藉的普通人。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陆游晚年时期,当时他因主张抗金而屡遭排挤,晚年退居家乡山阴,过着闲居生活,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常常通过描绘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来抒发内心的情感,这首诗中的小猫,或许就是诗人晚年生活中的一个陪伴者,它给诗人带来了些许温暖和慰藉,也让诗人在孤寂中找到了片刻的宁静,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