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问病友
朝代:唐代
作者:韦应物
问胡不去良有由,故人伏枕关我忧。
月色映窗寒夜永,风声入户冷云流。
身随病去日将晚,心逐思归岁又秋。
欲寄远书无雁足,空余泪眼望江楼。
(注:此诗为虚构之作,旨在根据关键词进行创作及解析,韦应物实际作品中并无此诗。)
作者简介
韦应物(约737年-约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刺史等职,他的诗歌以描写山水田园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感见长,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沉,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为何你不离去,确实有其缘由,老朋友卧病在床,让我满心忧虑,寒夜里,月色映照在窗户上,风声穿过门户,冷云在空中流淌,随着病情的加重,日子一天天过去,而我归心似箭,却已到了秋天,想要寄去远方的书信,却没有鸿雁传书,只能空余泪眼,望着江边的楼阁。
释义
本诗通过描述诗人对病中友人的关切与忧虑,表达了深厚的友情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首联点明友人不去的原因,即因友人病重而牵挂;颔联描绘寒夜景象,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凄凉与担忧;颈联抒发诗人对友人病情的无奈和对归期的期盼;尾联则以无法寄书的遗憾和泪眼望楼的形象,深化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赏析
本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心理刻画,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诗中“月色映窗寒夜永,风声入户冷云流”两句,不仅描绘了寒夜的景象,更寓含了诗人内心的凄凉与孤独,而“身随病去日将晚,心逐思归岁又秋”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归期的期盼,情感深沉而复杂。
创作背景
(注:由于此诗为虚构之作,以下创作背景为假设性描述)
假设此诗创作于韦应物晚年时期,此时他或许已历经仕途坎坷,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体悟,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他得知一位老朋友病重,心中充满忧虑与牵挂,他写下这首诗,以表达对友人的关切与思念之情,诗中也蕴含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归隐田园的向往。
通过以上解析,我们可以感受到韦应物(在此假设情境下)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不仅是一首表达友情的佳作,更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