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越州怀古
唐·罗隐
阅遍题名重惆怅,越州何许但云烟。
前朝旧事今何在,空有青山伴月眠。
作者及朝代
作者:罗隐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罗隐,字昭谏,晚唐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诗人,他一生历经坎坷,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均未中第,这使他对社会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罗隐的诗作风格独特,语言犀利,常借古讽今,抒发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同情,他的文学作品在晚唐乃至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阅读完所有题写在石碑上的名字,心中不禁涌起深深的惆怅,越州这个地方如今又在哪里呢?只留下一片云烟缭绕的景象,前朝的往事如今都已不复存在,只剩下青山在月光下静静地沉睡。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越州(今浙江绍兴一带)历史变迁的感慨,诗人通过“阅遍题名”这一动作,暗示自己曾深入探寻过越州的历史遗迹,但面对眼前的云烟缭绕,心中却充满了惆怅和迷茫,他感叹前朝的往事已经一去不复返,只剩下青山依旧,默默见证着岁月的流逝。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越州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慨,首句“阅遍题名重惆怅”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心境,他通过阅读历史遗迹上的题名,感受到了岁月的沧桑和历史的无情,次句“越州何许但云烟”则通过描绘越州如今的景象,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惆怅和迷茫的情感,后两句“前朝旧事今何在,空有青山伴月眠”则通过对比前朝与现在的巨大反差,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无奈和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罗隐的仕途不顺和时代变迁有关,罗隐一生历经坎坷,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均未中第,这使他对社会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人民生活困苦,在这样的背景下,罗隐通过怀古的方式,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他通过描绘越州的历史遗迹和现状,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惆怅和迷茫,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的希望和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