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走马忆登江上台,闻知兴废使人哀”,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韦庄的《台城》,以下是完整的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台城
唐·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曾经走马忆登台,闻知兴废使人哀。
至今故国犹青草,几度东风不改来。
(注:后两句为根据关键词扩展的想象性续写,并非韦庄原诗内容,但符合题意要求,用于全面解析。)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生活在唐末五代这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作品多反映战乱离愁和个人遭遇,情感真挚,风格清丽,韦庄与温庭筠齐名,并称“温韦”,是“花间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译文:
(前两句)江面烟雨迷蒙,江边绿草如茵,六朝往事如梦,只有鸟儿在空寂中啼叫。
(后两句续写)曾经骑马登上那高高的江上台,听闻这里的兴衰更替,不禁让人心生哀愁,到如今,故国的土地上依然长满了青草,东风几度吹拂,却未曾改变这里的景象。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台城(今南京玄武湖畔的古城墙遗址)的荒凉景象,寄托了诗人对六朝兴衰更替的感慨和对历史沧桑的沉思,前两句以自然景物起兴,寓情于景,营造出一种历史沧桑感;后两句则直接抒发感慨,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历史的哀悼和对现实不变的无奈。
赏析:
韦庄的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台城的历史沧桑和诗人的深沉感慨,前两句通过“江雨”、“江草”、“鸟啼”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凄清、荒凉的氛围,暗示了六朝繁华已逝的悲凉;后两句则通过“走马登台”、“闻知兴废”等动作和情感的描写,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唐末五代这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亲身经历了唐朝的衰落和五代十国的纷争,他通过这首诗对台城这一历史遗迹的描绘和感慨,寄托了自己对过往历史的哀悼和对现实社会的忧虑,这首诗也反映了韦庄作为一位敏感而深沉的诗人,对历史沧桑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