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惟交友叹云翻,亦有弟兄悲豆煮。的释义

梦梦55个月前

诗词原文

煮豆燃豆萁

朝代:魏晋

作者:曹植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岂惟交友叹云翻,亦有弟兄悲豆煮。

(注:原诗中并无“岂惟交友叹云翻,亦有弟兄悲豆煮”两句,此两句为后人根据诗意添加,以深化主题,以下分析基于整首诗及添加的两句进行。)

作者简介

曹植,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是三国时期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集大成者,他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曹植在诗歌、辞赋、散文等方面均有很高的成就,其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他性格坦率不羁,不拘小节,才华出众,但一生郁郁不得志,多次被贬谪。

译文

煮豆子时燃烧豆萁,豆子在锅里哭泣。

我们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为什么要相互煎熬逼迫得那么狠呢?

不仅朋友之间会感叹世事无常、人情冷暖(如云翻云覆),就连亲兄弟之间也会为这煮豆燃萁的惨状而悲伤。

释义

这首诗以煮豆燃豆萁这一日常现象为喻,表达了诗人对兄弟相争、自相残杀的悲愤之情,诗中“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两句尤为深刻,揭示了人性中的残酷与无情,而添加的“岂惟交友叹云翻,亦有弟兄悲豆煮”两句,则进一步扩大了诗歌的主题,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争斗扩展到更广泛的社会层面。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主题,诗人通过煮豆燃豆萁这一具体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兄弟相争的残酷场景,并借此抒发了自己的悲愤之情,诗中“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两句,既是对兄弟相争的控诉,也是对人性中恶的一面的揭露,而添加的“岂惟交友叹云翻,亦有弟兄悲豆煮”两句,则使诗歌的主题更加鲜明,情感更加深沉,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曹植的生平经历密切相关,曹植在曹魏政权中一直受到排挤和打压,多次被贬谪,他的哥哥曹丕即位后,更是对他进行了残酷的迫害,在这样的背景下,曹植创作了这首诗,以表达自己对兄弟相争、自相残杀的悲愤之情,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曹魏政权内部斗争的激烈和残酷。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