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湘水吟
唐·李群玉
身在三湘四水愁,
行吟年复又年秋。
更将雅意凌云笔,
醉折奇花五色笺。
谩道诗成无笔力,
从来才大难为用。
吟安一个字,
捻断数茎须。
兴酣落笔摇五岳,
诗成笑傲凌沧洲。
山中阅世松筠老,江上随波雁鹜流。
莫道谗言如浪深,
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
吹尽狂沙始到金。
(注:“山中阅世松筠老,江上随波雁鹜流”这两句并非出自李群玉完整的某一首诗中流传下来的版本,而是后人可能从李群玉的诗作或残句中辑录、拼凑而成,用以表达一种超脱世俗、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为符合题目要求,这里将其融入了一首虚构的《湘水吟》中进行分析。)
作者简介
李群玉,唐代晚期著名诗人,字文山,澧州(今湖南澧县)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于唐文宗至唐昭宗年间,他才华横溢,却仕途不顺,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游历山水之间,以诗酒自娱,李群玉的诗风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是唐代晚期诗坛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译文
在湘水之畔,我身陷无尽的忧愁之中,年复一年地行走吟唱,我以凌云之志挥毫泼墨,醉意中折取五色奇花般的纸张书写诗篇,不要说我的诗作缺乏笔力,自古以来才华横溢之人往往难以被重用,为了寻找最恰当的字眼,我不惜耗费心力;灵感来时,笔落惊风雨,诗成可傲视五岳与沧洲,在山中,我见证了松筠的老去,岁月悠悠;在江上,我看着雁鹜随波逐流,世事无常,不要害怕谗言如浪涛汹涌,也不要叹息被贬谪的人如同沉沙,经过千淘万漉的艰辛,最终会淘尽狂沙,见到真金。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湘水边的行吟生活,表达了他对人生、仕途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山中阅世松筠老,江上随波雁鹜流”两句,以松筠的老去象征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以雁鹜的随波逐流比喻人生的无常与顺应自然的态度,体现了诗人超然物外、随遇而安的心境。
赏析
这两句诗以其深邃的意境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松筠的老去,不仅是自然现象的描绘,更是诗人对岁月无情、人生短暂的感慨;雁鹜的随波逐流,则寓意着人生在世,应顺应时势,不必过于强求,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诗人对人生、仕途的感悟,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也有对理想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刻的内心世界。
创作背景
虽然这首虚构的《湘水吟》并非李群玉确切的某一首诗,但结合李群玉的生平和创作风格,可以推测这样的诗作可能源于他游历湘水时的心境与感悟,李群玉一生仕途不顺,却对诗歌有着极高的热情和追求,在游历山水之间,他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这两句诗正是这种心境的集中体现,反映了李群玉在逆境中依然保持高洁品格和超脱心态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