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昨看梅恨不早,而今顾索晚方开。的释义

梦梦34个月前

诗词原文

赏梅

宋·陆游

忆昨看梅恨不早,而今顾索晚方开。

枝头点点凝香露,月下娟娟映玉台。

冷艳只应天上有,清香何处世间来。

此身已老情难老,岁岁寻芳醉一回。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回忆起昨天看梅花时遗憾没有早些来,而现在回望过去,梅花却是在晚些时候才绽放,枝头点点梅花凝聚着香露,月光下它们娟秀地映照在如玉的台榭旁,这冷艳的花朵似乎只应天上才有,如此清香又是从哪里飘落到人间的呢?虽然我的身体已经老去,但我对梅花的喜爱之情却难以老去,每年我都会来此寻芳,沉醉一回。

释义

这首诗通过对比“忆昨”与“而今”对梅花的观赏感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虽迟但到的珍惜,以及对梅花高洁品质的赞美,诗中“冷艳”与“清香”两词,生动描绘了梅花的独特魅力,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高洁人格的向往。

赏析

陆游此诗以赏梅为引子,实则抒发的是对人生、对美好事物追求与珍惜的感慨,首联“忆昨看梅恨不早,而今顾索晚方开”通过时间上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梅花迟开既遗憾又欣喜的复杂情感,颔联与颈联则细腻描绘了梅花的形态与香气,用“点点凝香露”、“娟娟映玉台”、“冷艳只应天上有”等词句,将梅花的美丽与超凡脱俗展现得淋漓尽致,尾联“此身已老情难老,岁岁寻芳醉一回”则表达了诗人虽年岁已高,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热爱不减,每年都要来此赏梅,沉醉其中,体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创作于陆游晚年时期,此时的他经历了仕途的坎坷与国家的动荡,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体悟,梅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坚韧不拔、高洁自守的象征,自然成为了陆游寄托情感、抒发志向的载体,通过赏梅,陆游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更寄托了对理想人格的向往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在晚年的宁静时光里,赏梅成为了他心灵慰藉的一种方式,也是他对过往岁月的一种温柔回顾与深刻反思。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