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雅风流真不愧,两贤真可作三贤。的解释

小编24个月前

诗词原文

双贤吟

宋·杨万里

儒雅风流真不愧,两贤真可作三贤。

文章钜丽追班马,风谊高寒睨郑玄。

共把诗筒寻胜事,每因棋局见忘年。

如今别后相思处,月满前山独鹤眠。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杨万里(1127年-1206年)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南宋四大家”,他的诗作语言平易自然,风格清新活泼,善于捕捉并表现自然景物的特征和瞬息万变之景,富有幽默感,被称为“诚斋体”。

译文

儒雅的风度与才情真是无可挑剔,两位贤士完全可以算作三位贤人,他们的文章宏伟壮丽,可与班固、司马迁相媲美;他们的品德高尚,连郑玄也难以企及,他们常常一同携带着诗筒(装诗稿的竹筒)去探寻美景,每次下棋时都能忘却年龄的差异,成为忘年之交,如今分别之后,每当思念他们时,便只见月光洒满前山,孤独的鹤儿在安眠。

释义

这首诗赞美了两位贤士的儒雅风流、文章才华和高尚品德,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深厚友情和分别后的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通过赞美两位贤士的儒雅风流和文章才华,展现了诗人对他们的敬仰之情,首联直接点题,称赞他们“儒雅风流真不愧,两贤真可作三贤”,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高度评价,颔联和颈联则进一步描绘了他们的文章才华和高尚品德,用班固、司马迁和郑玄等历史名人来衬托他们的卓越成就,尾联则通过描绘分别后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深深思念。

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既赞美了贤士的品德和才华,又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深厚友情和思念之情,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杨万里为赞美两位贤士而创作的,具体创作时间已难以考证,但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与这两位贤士有着深厚的友情和共同的爱好,他们常常一同探寻美景、下棋品茗,享受着生活的乐趣,分别之后,诗人便常常思念他们,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南宋时期文人之间的深厚友情和共同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