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樱
唐·李商隐
祇有山樱能照眼,属遭风雨又离披。
花飞若使随流水,犹胜凡花落土时。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他生活在晚唐时期,社会动荡,政治腐败,个人仕途也颇为坎坷,李商隐的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歌往往有较深的象征意义,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启迪。
译文
只有山樱花能够照亮我的双眼,可惜它们又遭遇了风雨,变得零乱不堪,如果这些落花能够随着流水漂去,或许还能胜过那些默默无闻地落在泥土中的普通花朵。
释义
“祇有山樱能照眼”描绘了山樱花在诗人眼中的独特魅力,能够吸引他的注意;“属遭风雨又离披”则表达了山樱花遭遇风雨后的凄凉景象;“花飞若使随流水,犹胜凡花落土时”则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山樱花命运的惋惜和同情,认为即使落花随流水而去,也比默默无闻地凋零在泥土中要好。
赏析
这首诗以山樱花为题材,通过描绘其遭遇风雨后的凄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和对命运的无奈,诗中“祇有山樱能照眼”一句,突出了山樱花在诗人心中的独特地位,而“属遭风雨又离披”则揭示了美好事物往往难以长久保存的残酷现实,最后两句通过对比,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山樱花命运的惋惜和同情,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命运多舛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仕途不顺、生活困顿的时期,面对社会的动荡和个人的不幸,诗人通过描绘山樱花的遭遇,寄托了自己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和对命运的无奈,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命运多舛的深刻认识,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在晚唐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下,这首诗无疑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广泛的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