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叹老
宋·陆游
谩说为生鄙计算,迩来盐米屡关忧。
长亭酒美频留客,五亩园荒不办秋。
病起书声惊宿鸟,雨余诗意满汀洲。
吾曹讵敢辞衰谢,海内今谁第一流。
作者及朝代
作者: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译文
不要说我为了生计而斤斤计较,近来连盐米这些日常所需也常常让我忧虑,长亭边的美酒虽然诱人,但频繁留客也让我囊中羞涩;五亩荒园,连秋天的收成都无法准备,病愈后读书的声音惊动了栖息的鸟儿,雨后诗意盎然,弥漫在整个汀洲,我们这些人怎敢推辞衰老,但在这世间,如今又有谁能称得上第一流的人物呢?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陆游晚年生活的艰辛与对时局的忧虑,首联“谩说为生鄙计算,迩来盐米屡关忧”直接点出生活的困顿,连基本的生计都成了问题,颔联通过“长亭酒美”与“五亩园荒”的对比,进一步描绘了生活的艰难,颈联则转而写病愈后的生活情趣,以及雨后自然景色的美好,为全诗增添了一丝亮色,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人才的渴望。
赏析
这首诗以平实的语言,真实地反映了陆游晚年的生活状态,首联的“谩说”与“迩来”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生活的变化与困境,颔联的对比手法,既表现了生活的艰辛,也透露出诗人的无奈与自嘲,颈联则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尾联则是对时局的深刻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人才的渴望和对国家未来的忧虑,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陆游晚年,当时南宋朝廷政治腐败,国力衰弱,外有强敌环伺,内有民不聊生,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但始终未能如愿,晚年退居家乡,生活困顿,但仍心系国家,忧国忧民,这首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反映了陆游晚年的生活状态和对时局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