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观雪有感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寒风凛冽夜初长,独坐孤灯对空房。
窗外萧萧飞叶尽,迟明乃知雪未就,
银装未遍山川色,雨亦甚微风独吼。
天地苍茫意难平,心事悠悠付东流。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寒风在漫长的夜晚中更加凛冽,我独自坐在孤灯下,面对着空荡荡的房间,窗外的树叶在萧萧声中已经全部落尽,直到天亮时才知道雪并未完全降下,山川还未披上银装,而雨势却很大,微风在独自呼啸,面对这苍茫的天地,我的心情难以平静,心中的忧愁和思绪只能随着东流的水远去。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寒夜中独自面对风雨雪交加的自然景象,通过对外界环境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迷茫和对世事的无奈感慨。“迟明乃知雪未就,雨亦甚微风独吼”两句,既是对自然景象的生动刻画,也隐含了作者对世事变幻莫测、难以预料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将作者内心的情感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中“寒风凛冽夜初长”一句,既点明了时间背景,也奠定了全诗悲凉的情感基调,而“迟明乃知雪未就,雨亦甚微风独吼”两句,则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将作者对世事无常、人生难料的感慨表达得深刻而含蓄,全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陆游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南宋朝廷偏安一隅,外有强敌环伺,内有政治腐败,在这样的背景下,陆游的诗歌常常流露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族未来的担忧,这首诗可能是在某个风雨交加的夜晚,陆游独自面对自然景象时,触景生情,有感而发,他通过描绘自然景象的变幻莫测,来隐喻世事的无常和人生的难料,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深忧虑,诗中也流露出作者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和感慨,以及对未来的迷茫和不确定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