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浮云更拥山,须臾已作太空还。的意思及出处

小编24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行遇雨

唐·刘长卿

雨后浮云更拥山,

须臾已作太空还。

莫言此去无多路,

且向白云深处看。

作者及朝代

作者:刘长卿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刘长卿(约726年—约786年),字文房,唐代著名诗人,河间(今河北河间)人,他擅长五言诗,尤其以描写山水田园景色见长,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细腻深沉,刘长卿一生仕途坎坷,多次遭贬谪,但其诗作却因此更加贴近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译文

雨后的浮云更加紧密地簇拥着山峰,

但转眼间它们又飘散到了高空之中。

不要说此去前方没有多少路程,

不妨向那白云深处再行探寻一番。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山间云雾缭绕的景象,以及诗人对未知世界的向往和探索精神,首句“雨后浮云更拥山”通过“更拥”二字,生动地表现了雨后云雾的浓厚和密集;次句“须臾已作太空还”则展示了云雾的瞬息万变,它们很快便飘散到了高空之中,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前方未知世界的期待和探索精神,即使路途遥远,也要勇往直前,向那白云深处探寻。

赏析

这首诗以雨后山间的云雾为题材,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和变幻无常,诗人通过“更拥”和“须臾”两个词语,巧妙地表现了云雾的浓厚和瞬息万变的特点,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动感和生命力,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未知世界的向往和探索精神,展现了其豁达和勇敢的性格特点。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刘长卿被贬谪期间,在仕途不顺、生活困顿的情况下,刘长卿常常寄情于山水之间,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而成的,诗人通过描绘雨后山间的云雾景象,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未知世界的向往,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仕途坎坷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待。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刘长卿高超的诗歌技艺和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反映了其豁达勇敢的性格特点和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