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冤鹤行
唐·刘商
蚌繇珠剖孰为冤,鹤岂鸣皋且唳天。
但使羽毛生翅翼,直教寰海变桑田。
云间海上应无数,争似临风赏月仙。
作者及朝代
作者:刘商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刘商,字子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唐代诗人、画家,他生于中唐时期,活跃于贞元、元和年间,刘商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山水田园风光,同时也关注社会现实,反映民生疾苦,他还是一位杰出的画家,尤其擅长山水画,作品深受当时文人墨客的赞赏。
译文
蚌因剖珠而谁为它鸣冤?鹤难道只在皋地鸣叫而不上鸣于天?只要能让羽毛生出翅翼,就能让整个世界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云间海上或许有无数这样的生灵,但哪里比得上临风赏月的仙人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对比蚌剖珠和鹤鸣天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于世间不公与命运无常的感慨,蚌因剖珠而遭受不幸,象征着无辜者遭受冤屈;而鹤则能在高空中自由翱翔,象征着高洁与超脱,诗人通过鹤的形象,寄托了自己对于自由与超脱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世间不公的愤慨。
赏析
这首诗以寓言的形式,巧妙地运用了蚌剖珠和鹤鸣天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于命运、公正与自由的深刻思考,前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蚌与鹤的不同命运,为全诗奠定了基调,后两句则进一步升华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理想,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象生动鲜明,富有哲理性和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个人的遭遇或社会现实有关,中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文人墨客往往面临着种种不公与困境,刘商作为一位有才华的诗人和画家,可能也遭受过类似的遭遇,他通过这首诗来表达自己对于命运无常、世间不公的感慨,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于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理想。
《冤鹤行》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感染力的古诗,通过寓言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于命运、公正与自由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还为我们了解唐代社会现实和文人心态提供了宝贵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