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
唐·韦应物
闭门幽径滋苍藓,杖策高亭接翠微。
闲花野草皆成趣,野鸟山猿自和机。
云气半开林影淡,水声初落石痕微。
逍遥此地无拘束,胜似蓬莱第一归。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他的诗歌以描写山水田园和隐逸生活著称,风格清新淡雅,自然流畅,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韦应物与王维、孟浩然、柳宗元等人并称“王孟韦柳”,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译文
关闭门户,幽静的小路上长满了青苔;拄着拐杖登上高亭,与青翠的山色相接,闲花野草都充满了趣味,野鸟山猿自然和谐地鸣叫,云气半开,树林的影子变得淡淡的;水声初落,石头上留下了细微的痕迹,在这里逍遥自在,没有拘束,胜过回到蓬莱仙境。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山中的宁静生活,首联“闭门幽径滋苍藓,杖策高亭接翠微”写出了山居环境的清幽与静谧,闭门不出的生活让小径上长满了青苔,而诗人则拄着拐杖登上高亭,与青山相接,颔联“闲花野草皆成趣,野鸟山猿自和机”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的自然景象,闲花野草、野鸟山猿都充满了生机与趣味,颈联“云气半开林影淡,水声初落石痕微”则通过云气、林影、水声、石痕等细节,展现了山中景色的细腻与变化,尾联“逍遥此地无拘束,胜似蓬莱第一归”则表达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喜爱与满足,认为这里比蓬莱仙境还要美好。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淡雅的语言,描绘了诗人隐居山中的宁静生活,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山中的自然景象描绘得栩栩如生,充满了生机与趣味,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山居生活的喜爱与满足,认为这里是一个逍遥自在、无拘无束的地方,比蓬莱仙境还要美好,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创作背景
韦应物在仕途不顺、心灰意冷之后,选择了隐居山林的生活方式,这首诗就是他在隐居期间创作的,表达了他对山居生活的喜爱与满足,通过描绘山中的自然景象和自己的生活状态,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与超脱,这首诗不仅反映了韦应物的个人情感与追求,也展现了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艺术风格与审美追求。